实盘配资炒股官网
你的位置: 实盘配资炒股官网_股票配资在线申请_实盘股票按天配资 > 实盘配资炒股官网 >
商朝是目前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个朝代黄金配资网站,上承夏朝,下接姬周,以其独特的巫蛊文化和古朴狞厉的青铜器而闻名。
商朝甲骨文更是中华文字之始,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,其祖先崇拜的习俗也传承至今,影响着今人的生死观。
但相比于后世记载详实的封建王朝历史,我们对商朝的了解,大多是通过小说《封神演义》和其衍生影视作品。
要说商朝有什么名人,除了开国君王商汤,亡国之君纣王帝辛之外,好像还没有什么人物了。
造成这种陌生现象的原因,主要还是因为年代久远,没有商朝的书籍流传下来。
再加上姬周代商之后,说了商朝八百年的坏话,更不可能让文化大不相同的前朝文化和意识形态成为主流。
所以商朝的历史,就一点点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,但商朝虽然灭亡,商朝贵族的后人却存活了下来,并在后来的历史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,甚至建立新的国家,开创新的纪元。
展开剩余90%嫡传后裔,回光返照
虽然商朝的王位继承历史有些混乱,但主流仍然是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度。
纣王帝辛从父亲帝乙的手中接过王位,准备来一场雄心壮志的改革,并且对东夷势力进行了重大军事打击。
虽然打了胜仗,但穷兵黩武也使得国力大损,虚弱之时被搞偷袭的姬发端了老家。
战败之后,纣王可是死的透透的,殷墟和朝歌也都被各路诸侯劫掠一空。
但周人为了继承华夏文明“灭国不绝祀”的传统,还是给商纣王帝辛的儿子武庚留了一条小命,
让他在殷商故地,殷墟附近继续生活,传承祀统,统领殷民。
但是周武王又担心商朝残存势力过大,恐生反叛,又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分封在商朝王畿之地周边,用以监管武庚残党。
但是万万没想到,周武王姬发死后,乱子就来了。
武庚本来没有反叛之心,但监管他的三个姬姓诸侯却出了问题。
周武王死时,周成王年幼,临终前嘱托老四周公旦和召公奭两个人辅政,但是老三管叔、老五蔡叔和老八霍叔不愿意,尤其是老三。
可能是担心周公旦篡位,毕竟兄终弟及的制度也是长期存在的,身为老三的管叔在继承权上怎么也比老四姬旦要先一个优先级,所以管叔就联合老四、老八反叛。
为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,三人将主意打在了余息尚存的商王后裔武庚身上,企图利用商朝的残余势力来参与争夺王位。
但周公姬旦毕竟身在中央,掌握着周王朝最精锐的部队,在历时三年的东征之后,诛杀了管叔和武庚,彻底平息
了“三监之乱”
。
带头起事的人虽然死了,但殷商遗民还在,于是周公就将一部分殷商“顽民”迁往第二政治中心洛邑(洛阳)附近加以监管;
一部分仍然留在商王朝的王畿之地(鹤壁和濮阳周边),但是由周武王帝弟弟,老九康叔来进行治理,成立卫国。
留在卫国和被分散迁往其他地方的殷商遗民,已经丧失了统治地位,沦为庶民或是奴隶,一部分人便改姓为殷,绵延至今。
庶出残党,光耀古今
武庚虽然被诛杀了,但“灭国不绝祀”的传统还是不能改,毕竟天下许多诸侯、方国都看着呢,万一哪天自己落了难,也能保存一点子嗣传承。
所以周公旦就让当年商纣王帝辛庶出的哥哥,微子启来继承殷商的祀统。
这倒也是微子启对周王室有功,早在纣王统治时期之,微子启就对弟弟商纣王看不惯,多次劝谏无果后弃纣王而去。
在牧野之战之后,他又亲自“
肉袒面缚
”前往姬发营帐之前投诚,建言献策,稳定了一部分的殷商遗民,维护了周朝的统治。
所以周公旦就将庶出的商王后裔,分封在了商朝故都商丘附近,建立宋国,继续统治商朝遗民,守奉商祀。
“微子故能仁贤,乃代武庚,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。”——司马迁《史记》
微子启在受封宋国之后,励精图治,传承殷商文化、制度,使宋国成为当时礼制文化最为先进的诸侯国之一。
毕竟五百年的贵族,文化涵养和治国能力都有所传承,和周边刚刚兴起的姬姓“暴发户”大不一样。
亡国之民的身份和不同的文化,再加上商朝的“重商”传统,导致宋国饱受周边各国的歧视,宋国人也成为了各国嘲笑编排的对象。
像“守株待兔”、“揠苗助长”、“墨守成规”,还有宋襄公的“仁义之师”等等,都沦为各国之间的笑柄。
即便如此,宋国还是在各种流言蜚语中茁壮成长,并在宋襄公时期成为“春秋五霸”之一。当然,这里的春秋五霸有所争议,宋襄公的春秋五霸是孔孟等儒家典籍中的说法,不排除孔子的偏爱之嫌。
圣人孔子为何偏爱宋国?
因为孔子就是商王后裔,祖上也是宋国的贵族
,再加上宋国礼法健全,文明程度相当之高,在后世看来是贬义的宋襄公的“仁义之师”,在孔子眼里却是道德楷模,君王模范。
在发达的商业和先进的文化熏陶下,宋国也是人杰地灵,除了“万世师表”的圣人孔子,墨家创始人墨子、名家创始人惠子、道家巨擘庄子、《九辩》作者宋玉,这些鼎鼎大名的思想家也都是宋国人。
在宋康王时期,宋国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再次强大起来,接连拿下齐、楚势力范围的多个城池,号称“五千乘之劲宋”。
但也是由于太过强大,又身处中原腹地,被齐、楚、魏等国家所记恨,联手将这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商朝后裔彻底消灭。
宋国灭亡之后,宋人改姓颇为繁多,以宋为主,还有沿用商朝王姓子姓的,墨子后人的墨姓、庄子后人的庄,江苏朱姓等等,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商朝遗民。
难居人下,北逃建国
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,殷有三仁焉。”——孔子
商末三贤之中,比干被杀,微子启隐居,箕子则是由于言辞过于激烈,且不肯退让而被商纣王所囚禁。
箕子是商王帝乙的弟弟,纣王的叔父,也像比干一样,是个铁骨铮铮的忠臣。
武王灭商之后,被囚禁的箕子重获自由,趁乱逃往山西棋子山隐居。
但周武王灭商之后,根基不稳,亟需人才来统治新的疆域,听闻箕子隐居在箕山,便前往拜访讨教治国之道。
箕子不愿说故国坏话,只将大禹传承下来的
《洪范九畴》》
讲述给周武王听,周武王听后极为震撼,邀请箕子协助他统治新的国家。
商其沦丧,我罔为臣仆——箕子
箕子守其节操,不愿为新朝廷效力,并在周武王走后连夜打点行李,带着一众商朝遗老向北迁移,从胶州湾渡海,往东北进发,最终在辽宁半岛登陆,在辽宁、朝鲜北部一代建立了箕氏侯国,史称箕子朝鲜。
辽宁半岛到燕山附近,本就是商朝起源之地,先商时期的二世祖昭明就是在砥石山、辽河附近游牧、生活,商王朝时期,更是有商王同脉的孤竹国在辽西、冀北燕山一带镇守边疆,所以箕子选择这块“祖地”安家,也算是落叶归根了。
到了春秋战国时期,河北北部的姬姓诸侯国燕国逐渐强大,不断向东挤压箕子朝鲜的生存空间,箕子朝鲜的经济政治中心也逐渐从辽宁半岛转向朝鲜半岛,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。
直到汉朝建立之后,箕子朝鲜仍然存在,后被燕国后裔卫满篡夺了王位,建立卫满朝鲜,这一支商朝遗民才结束了在东北的和朝鲜的统治。
后卫满朝鲜又被汉朝所灭,辽东半岛和朝鲜北部才第一次被收入中原王朝的疆土之中。
箕子朝鲜覆灭之后,其后人改姓为韩、奇、鲜于、林(比干后裔)等姓氏,继续在朝鲜半岛和辽东一带生活。
直到今天,仍有很多韩国后裔前来参加韩、林等姓氏的祭祖大典。
其他遗民
相比于这三个历史上记载比较明确的后裔,还有如今山东郯城附近的郯国、山东济南章丘附近的谭国、河南兰考、民权附近的戴国,也都是商朝遗民后裔的子姓诸侯国,但由于实力过于弱小,早早地就被其他诸侯国所吞并,名不见经传了。
虽然历史记载甚少,但姓氏和地名都是不会骗人的,谭姓、戴姓的最早分支,也都是来源于商王后裔的封地。
此外,商纣王的宠臣蜚廉、恶来父子也是夏商时期的嬴姓贵族,其后人分别建立了赵国和秦国。
嬴姓秦国更是在秦始皇的奋六世之余烈当中光宗耀祖,灭掉了所有的姬姓诸侯国,第一次统一了中国。
结语
有道是天道有轮回,苍天饶过谁。在武力上,商朝贵族后裔建立的秦国灭掉了东周和一众姬姓诸侯国,也算是报了武王伐纣,诛杀先祖恶来的仇。
在文治上,不论是孔子、庄子、墨子等人照耀千古的思想光芒,还是“商人”这一流传三千多年的经商传统黄金配资网站,都在向世人昭示着商朝的存在。
发布于:天津市